首先回答讀者曾小姐問題
"走頭無路"抑或"走投無路"(見"給妳的一封信"一文)
留言指出我用"走頭無路"一詞  用法有誤
應為"走投無路"

◎走投無路?走頭無路?

形容陷入絕境,已無路可走。可用「走投無路」來比喻,但是也有人寫成「走頭無路」。往往因此而發生極大的爭議:到底是「走投無路」對?還是「走頭無路」正確?現在依次討論如下:

1.走投無路—文言文中的「走」,在白話文中則是「跑」或「逃」。本成語中,採「逃」義較妥。現代日文取古文義,所以日文中的「走」,也是跑的意思;「投」,投奔。元.楊顯之《瀟湘雨三折》:「淋得我走投無路,知他這沙門島是何處酆都。」又,元.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一回》:「又兒雙鞭將呼延灼、金槍手徐寧,又領一彪軍馬,搖旗吶喊,從山西邊殺出來,嚇得盧俊義走投無路。」

2.走頭無路—不少人認為這樣寫錯的,以為「投、頭」同音,竟至誤寫。事實上,也有出處,並不能算錯。見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四四回》:「趁著那沙威火焰,潑風也似的真罨過來,眾人魂不附體,走頭無路。」問題是「走頭」如何解釋?「走」,同前,是「逃」的意思,而「頭」則是尾詞,無義,如言:有看頭、外頭、甜頭等,因此「走頭無路」就是無路可逃的意思。 

希望曾小姐能多讀點書 再來此留言
以免"貽"笑大方

浪費一些時間勸人多唸書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鋼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