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財政學上
人民認為政府能無止盡的給
而自己卻不用付出代價
稱之為財政幻覺

如此次的消費券
那不過是今天花掉明天的稅收
但政府的考量是
經濟學上的貨幣乘數效應
如甲擁有一百元
甲跟乙買豬肉 乙拿收到的一百元跟丙買牛肉 丙再拿跟乙收到的一百元跟丁買羊肉
明明就一張一百 經過三次流通 就產生三百元的經濟行為
一張一百元 所帶來的流通效益隨著交易活動的流通
產生乘數效益
而遊戲的終止就是有人不想花錢了
把錢存下來
這也是這次發行消費券強迫消費的主因

成功與否(帶動貨幣的乘數效益)
還有幾個變數
看是否產生貨幣的替代效果
民眾拿消費券去買平常不會去消費的東西
而不是把消費券去支付平常的固定消費支出
而把現金存起來
或者直接打折變現
然後存起來
只要出現以上兩點
那麼政府就等於是把錢丟進水裡
然後各位以後在稅收裡慢慢還吧

多讀點書 看懂這世界在幹麻
而不是只高興有錢領
可沒白吃的午餐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鋼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